種下食用菌 扎下“富民根” 撐開“致富傘”
近日,在龍頭山鄉桂湖村的溫室大棚內,羊肚菌長勢喜人,迎來采收旺季。
“去年,基地羊肚菌干菇總產量1500斤,總收入70萬元,扣除成本40萬元,增加村集體經濟30萬元。今年通過前兩年經驗的積累、基地的擴建、技術的提升,預計今年干菇總產量達7000斤,總產值達300萬元,將增加村集體經濟100萬元”,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胡才科臉上流露出了難掩的喜悅。近年來,龍頭山鄉充分利用氣候適宜、原料資源豐富、勞動力充足等地方優勢,因地制宜打造食用菌產業集群,積極聯絡相關部門開辦食用菌短訓班,通過“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方式,實現了一田多用、一田多產,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,讓食用菌種植進入更多老百姓的視野。
正在龍頭山參加全市食用菌種植技術短訓班的泗洲種植戶邱柳根,激動地向記者訴說著感受:“專家講得通俗易懂,及時解決了我們在食用菌種植管理中遇到的難題,使我們對食用菌的理論知識和生產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,希望以后多開展這樣的培訓,我們就想種、敢種、能種好。”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。食用菌栽培投資小、周期短、見效快,且市場潛力巨大。據了解,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,不但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的機會,也幫助脫貧戶和附近困難群眾共計100余人解決了就業問題,龍頭山鄉桂湖村羊肚菌基地當前共支付務工工資23萬余元,為當地村民實現了“果蔬、租地、種菌、就業”四豐收。
如今,小小食用菌,如同一把把“致富傘”,正在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。